会员中心
会员章程
会员服务
会员天地
安全用药

误服药物的急救办法及常用的给药途径

发布日期:2023-07-26 |
分享
加入收藏关注: 409

误服药物的急救办法及常用的给药途径

误服药物怎样急救处理。由于忙乱、粗心等原因导致吃错药、过量服药甚至误服毒物时,应首先弄清楚吃的是什么药或毒物,如果不清楚,就将装药品或毒物的瓶子及患者呕吐物,一同带往医院检查。然后根据误服药物或毒物的不同而采用相应的措施。

现场急救的主要方法是立即催吐及解毒。对于误服安眠药的患者,可让其大量饮用温水,然后用手指伸入口内刺激咽部催吐。如此反复至少10次,直至吐出物澄清、无味为止。对于误服强酸强碱性化学液体的患者,不可给予清水及催吐急救,而应立即服用牛奶、豆浆、鸡蛋清,以减轻酸碱性液体对胃肠道的腐蚀。对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,可让其喝下肥皂水反复催吐解毒。

需特别提醒的是,已昏迷或者出现抽搐的患者,以及误服漂白剂、洗涤剂、亚铅化合物等的患者不能进行催吐,以防窒息发生。对中毒者现场急救后,应立即送医,进一步对症治疗。

临床常用的给药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。第一种是胃肠道给药。胃肠道给药主要包括口服给药、舌下给药和直肠给药。口服给药是最常用,也是最安全、最方便、最经济的给药方法。但某些药物会因本身的理化性质而吸收较差、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或因消化酶和胃酸等而被破坏,最终导致进入体内的药量减少,疗效降低;此外,食物对药物的吸收也有影响。对于舌下给药,尽管口腔黏膜可用于吸收的表面积不大,但对某些药物来说,经口腔黏膜吸收有特殊意义。例如硝酸甘油在舌下吸收十分迅速,可迅速产生治疗效果。在患儿呕吐或意识消失情况下,经常通过直肠给药。经直肠吸收的药物,约有50%不经过肝脏,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。但直肠吸收往往不规则、不完全。

第二种是注射给药。注射给药主要包括静脉注射、肌内注射和皮下注射等。静脉注射是把药液直接注入静脉血流中,可迅速准确获得希望的血药浓度,因而作用迅速。这是其他给药方法所不能达到的。但由于高浓度的药物迅速到达血浆和组织,增加了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。药液通过肌内注射吸收也较为迅速,适用于油溶液和某些刺激性物质。皮下注射仅适用于对组织无刺激性的药物,否则可引起剧烈疼痛和组织坏死。皮下注射的吸收速率通常均匀而缓慢,因而作用持久。

第三种是呼吸道给药。气体或挥发性药物吸入后,由肺上皮和呼吸道黏膜吸收。由于肺泡表面积大,药物可经这一途径迅速进入血液循环。此外,药物的溶液可以经雾化以气雾剂形式吸入。该方法主要缺点是药物剂量不好控制,用法较麻烦。

最后一种是经皮给药。一些药物可经皮肤吸收,一般药效与其覆盖的表面积和药物的脂溶性成正比。另外,虽然表皮有脂质屏障作用,但很多溶质能自由通过真皮,因此药物通过磨损、创伤或剥脱处皮肤产生的吸收作用要快得多。

需特别提醒的是,患者应根据疾病的种类、严重程度,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适合的给药方法。一般而言,最经济、最常用的是口服给药法。应遵守的给药原则是:能口服者不肌内注射,能肌内注射者不静脉注射,慎用静脉滴注法(特别是中药注射剂),对急性感染宜选序贯疗法。

网站地图